兵来之于民而归于民,这是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几乎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就摆到了国家事务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共和国即将画满五十个年轮的时候,已安置了三百三十多万军队转业干部。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对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奠定了这项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率领我们党拨乱反正,恢复了中断十年的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制度,推进了新时期我国军转安置工作。江泽民同志始终将军转安置工作置于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中审视和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
军转安置工作事关国泰民安。江主席指出:“抓军转工作也要落实讲政治的要求”,“要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他对军转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历史将永远记下这样一个镜头:一九九○年四月十日下午三时,江泽民同志健步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亲切接见出席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他在充分肯定军转工作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绩之后,用凝重的话语说道:“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对退役军人的安置,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个事关系到整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当时,正值国际风云骤起,国内也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情况。江主席的这一精辟论述对安置好当年三万多名转业干部,提高全党全社会对军转安置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军转安置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军队改革的成败,而军队改革的成败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军人虽然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军人的奉献和牺牲,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安全效益”。江主席总是教导各级领导要把军转安置工作放到世界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去认识,从国家安全和国家建设的总体战略上去定位。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论述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的重要性时指出:“军队这次调整精简,是一个大的举动,任务很繁重。军队本身要作出巨大努力,全党全国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完成好这项改革任务。”“对于转业到地方的军队干部,要采取各种办法予以妥善安排。这关系到军队的稳定,也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稳定。”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方干部人事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继续将转业干部安置好,这是江主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不管怎么改,都要对我们军队转业的同志做出很好的安排。”一九九三年在接见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代表时,江主席说:“今天,各省的同志都来了,我再强调一点,希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克服困难,把这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好。因为这些干部安排得好不好,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军队的稳定、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很大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作出和部署了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和政府机构改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分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异常繁重,如何把这次裁军开局之年的五万名转业干部安置好,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摆在各级党政军领导的面前。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就在全国军转工作安置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刚从外地视察工作回京还不到三小时的江主席,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会议代表。人民大会堂里再次回荡着江主席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裁减军队员额五十万这一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改革和建设,也关系到国家的跨世纪发展。妥善安置退出现役的干部,是实现中央这一决策的关键。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军队各级组织,一定要确保这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他特别强调:“由于军队裁减员额同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及企业减员增效同时进行,军转安置工作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优先安排好军队转业干部。”
江主席对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对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去年,全国5万转业干部和1.6万名随调随迁家属得到了妥善安置。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第一步方案得以顺利落实,在精兵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是1998年4月24日,江主席来到军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场。在论述了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紧迫性和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重大方针原则后,江主席饱含深情地说:这次调整改革,涉及7万多干部的进退去留。这些干部经过党多年培养,为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是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对每一个干部都要非常关心,非常爱护,千方百计地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场的军队高级干部无不深受感动。
“我们的军队干部从参军那天起,为了保卫国防,为了我们的国防建设,付出了非常辛勤的劳动。国家对这些同志,在转业的时候,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他们有一个恰当的安排。”
“军队干部为了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他们退出现役后,党和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给予妥善安置。”
……
这些字字知心的话语,是江主席近年来在不同场合为军队转业干部所说的,身为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事千头万绪,工作日理万机,安排好军队转业干部,在他心中却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转业干部的前途、工作、生活、待遇,江主席都十分关心。
1990年3月26日上午,江主席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的讨论。当他听到来自黑龙江边防部队的代表反映转业干部职务安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当即找在场的军委领导询问有关情况。此后,他又要求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努力在现有条件下把转业干部安置得更好,遵照江主席的指示,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立即研究解决转业干部职务安排问题,两个月后,就形成下发了《关于做好团职转业干部职务安排工作的通知》。
进入90年代以来,军转安置政策几经调整,日趋完善,充分体现了党的亲切关怀。去年初,中央有关部门考虑到裁军50万期间转业干部安置任务特别重,面临的困难又特别多,建议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部署这项工作。中央直接发文部署军转工作,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4月10日,江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个报告,很快以中央7号文件下发全党全国执行,保证了裁军期间军转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几年,江主席外出考察,所到之处都十分关心军队建设和军转安置工作。199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正在山东考察工作的江主席专门抽出时间看望基层部队,亲切接见济南军区和北海舰队部分师以上干部。他特地交待山东省主要领导同志要把转业干部安置好。他说:“我相信地方党委、政府会积极支持的,对军队转业复员的同志,一定会热情欢迎,妥善安排。”
江泽民同志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就十分珍惜军政军民团结,十分注重军转安置工作。1986年,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上海市22个区、县的数百名人武干部需要就地转业。其中20多名干部的家属子女户口还在外地,需要在转业前办理随军随调手续。但这些干部当时尚不够办理进上海的随军随调条件,正常的迁移落户无法办理。问题从军队和地方两条线一级一级往上报,一直报到了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办公案头。江泽民同志当即批复:“特事特办!”上海的军转安置工作“动真情、办实事”,雷厉风行,卓有成效。80年代,上海市仅市委、市政府就为1万多名全迁户转业干部分配了56万平方米的住房,另有2万多名单迁户到新单位报到后很快解决了住房问题。
翻开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军队是一所大学校”的评价和要求。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要把军队办成一所大学校,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江主席反复强调,军队是个大学校,军队干部同党和国家其他战线上的干部一样,都是重要的人才,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把安排使用好军队转业干部上升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
治国安邦,重在人才。对于军转安置工作,江主席几乎每次都要从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
——军队干部经过若干年的锻炼,素质是好的。另外,部队有很多专业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地方各个岗位上这方面的人才还是缺乏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转业干部安置好,使他们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
——我们军队每年都有几十万官兵,要转到地方上去。解放军是个大学校,经过这个大学校培养的大批合格的“四有”军人,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的传播者,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军队转业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他们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有优良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江主席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地教育着各级领导,影响着整个社会。各行各业不是被动地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而是把安置好他们作为改善地方干部队伍结构的重大举措和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都积极做好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的工作。不少地方和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地方性、行业性法规。
在充分肯定军队干部的优势的同时,江主席还经常提醒和告诫转业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91年9月4日,江主席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表彰大会题词:“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江主席的信任与关怀,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对经受过严峻考验和艰苦锻炼的广大转业干部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他们在新的战场上,书写了新的辉煌。有关部门新近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仅1980年以来转业的军队干部中,就有45.5万人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有27.6万人担任了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今日中国,正在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军转安置工作必将随着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得更好。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